在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的热土上,一项环保与技术创新并举的壮举正悄然发生。中交路建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土建工程12标段,通过引进并成功应用先进的泥水处理设备,不仅有效解决了盾构泥浆处置成本高、易污染等难题,更将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再利用的新飞跃。
“看着一股股经过净化处理的清水流出,我深感激动。”中交路建重庆轨道交通12号线二期土建工程12标项目负责人刘羽春难掩内心的喜悦。他介绍,该设备不仅大大降低了泥浆处理的成本,还极大地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压力,为项目绿色施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区间隧道穿越复杂多变的砂岩、砂质泥岩地层带来的挑战,中交路建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大量具有强絮凝能力的泥浆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泥浆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堵塞盾构管片,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项目生产经理李中兴立下军令状,带领团队积极探索环保高效的泥浆处理方案。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研讨,他们决定引进一套集洗沙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于一体的泥浆处理设备,通过“干湿分离”技术,将泥浆中的泥沙小颗粒与泥水彻底分离,转化为可利用的细沙和清水。
在设备初次调试过程中,泥饼含水量过高、分离水浑浊等问题接踵而至。面对挑战,李中兴带领技术团队迅速行动,对设备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并深入实地勘探隧道地质情况。经过不懈努力,团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成功调整了设备参数,使泥浆处理效果显著提升。
据介绍,这套泥浆处理设备已成为项目绿色施工的重要支撑。沙和石作为可再利用资源,为工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清水则直接用于盾构掘进补水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整套设备在最高满负荷状态下,每天可处理泥浆3000立方米,真正实现了盾构泥浆的“变废为宝”。
“盾构泥浆环保处理设备化害为利,为城市建设擦亮了绿色发展‘底色’。”今年7月,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李奎春在参观项目时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中交路建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树立了新标杆,也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文/伍鹏飞 图/中交路建)
https://www.cet.com.cn/xwsd/10106133.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