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消费持续升温,地产“老字号”

1月22日,辽宁营口鲅鱼圈的红旗大集上,福袋形状的花饽饽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本报特约记者康广义摄

1月21日,在辽宁工业展览馆年货大集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市民在摊位间穿梭,仔细挑选着心仪的年货。本报记者赵敬东摄

沈阳市民来到老北市花鱼市场大厅内选购花卉,为春节增添一份喜庆与生机。本报记者赵敬东摄

本报记者金晓玲吕丽王卢莎

引子

置办年货充满了仪式感,是中国人过年迎春必不可少的环节。

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乙巳蛇年春节即将来临。记者走访我省多地发现,今年春节年货市场新意满满、亮点多多:“国补”政策加力扩围引发数码年货消费热;混搭潮让传统年货越发时尚,焕发年轻态;情绪价值给足的体验型消费备受青睐……新选择、新气息、新体验,彰显人们的消费新理念、新主张,也映射出春节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购物车里选择新——

“国补”扩围引数码年货走俏

“太划算了!这款手机我一直在关注,之前的价格是5699元,这次享受‘国补’政策只用了4199元就买到手了。”沈阳“国补”首单消费者张帅拿到心仪已久的手机兴奋地说。

1月20日起,国家“两新”补贴政策正式施行,“国补”范围扩大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消费者常用的3C数码产品领域。省商务厅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补贴范围及标准等。对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补贴标准是每件商品的补贴比例为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

政策施行首日,全省各地各大品牌手机柜台前挤满了第一拨尝鲜“国补”优惠的消费者。款式多样的3C数码产品被消费者装进购物车,成了蛇年爆火的年货新选择。

我省享受手机“国补”的首单消费产生在大连市。“不用交旧,支付立减,实在是太方便、太实惠了!”消费者吴先生实付5499元,将早就看好的一款原价5999元的手机作为蛇年年货果断“拿下”。他开心地说:“终于等到优惠政策了!”店长关程墅告诉记者,此次增加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与店面的销售品类高度贴合,政策施行首日客流量就增加近20%。

同时,记者从中国银联大连分公司市场部了解到,截至1月20日12时,不到半天时间,在云闪付平台上领取手机以旧换新补贴权益的人数就已突破万人,领取平板和智能手表补贴权益的用户也超千人。

在沈阳,“国补”扩围政策落地首日,线下参与活动的市场主体就已经达到113家,京东、苏宁易购、天猫、拼多多、抖音、唯品会等平台活动也陆续上线。某平台在沈阳的自营门店手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400%,多家实体店抢抓时机举办3C数码年货节,联合品牌厂商推出多款高性价比机型,并叠加多重优惠,更好地迎接3C消费品换代和年货采购热潮。

烟火气里年味儿新——

新春限定款带来好彩头

1月7日,商务部等部门共同指导举办的“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拉开帷幕,这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场全国性网络促消费活动。目前,各地各平台系列配套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人们惊奇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成为年货主理人、决策人。有数据显示,某电商平台下单年货的用户中,95后占比超过一半。年轻人涌入年货赛道,带来了新鲜的兴趣表达和消费理念,在与传统年节习俗融合混搭的过程中,创造出富有活力和潜力的春节经济。

传统与时尚混搭,让地产特色“老字号”渐成年货新宠。随着国潮消费的持续升温,沈阳多家“老字号”企业以团圆、祝福、欢庆新春等为主题开展年货展销,推出与春节相关的特色产品和主题文创产品。记者注意到,百年老字号沈阳稻香村的限定款新春糕点礼盒最为吸睛,“柿柿如意”等新中式糕点赢得好彩头,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线上线下融合,让年货市集一改老面貌,将熟悉而亲切的烟火气渗透融入无限拓展的新场景。“现在网上采购年货品质也有保障,能够‘一站式’选购到大江南北的各类优质商品,折扣力度也很大。”最近,丹东市民王女士正按照爸妈列的年货清单,在网上密集浏览、比价,然后“一键下单”,就可以在家坐等年货“上门”了。

线上线下双线出击,是今年大连市提振春节消费、扩大内需的创新尝试。1月18日,“线下集市+线上带货”年货大集同步启动。“家人们,这是竞彩8号西红柿,大连地产老品种与新生代结合的自然生长、成熟的明星产品,春节餐桌上可少不了哦!你今天拍、我今天摘,果园直发、快递到家……”直播镜头前,来自大连五色菜园的李婷一边热情介绍着,一边忙着接待现场消费者,浓浓的年味儿充盈在直播间和年货大集。

慢生活里体验新——

更多人愿意为感受付费

业界有这样的观点,消费可以分为提袋型消费即购物,及体验型消费。体验型消费的重点不在于拥有一个具体的商品,而在于享受过程、感受体验。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愈加丰裕,如今的年货消费有了更深层的内涵和更丰富的需求,越来越多人愿意、乐于为体验花钱,为感受付费。

张瑛是沈阳一家企业的职员,热爱摄影已有十余年时间。最近,她发现了一处“宝藏”——八经咖啡小巷,用单反相机定格身穿“暖冬毛衣”的大树、在脚下延展的彩虹斑马线、街区角落的巨型咖啡纸袋,做成精美的视频发到网络平台上,获得了众多关注和点赞。“在我生活和工作的城市,这么有味道的地方,我竟然才发现!”这个春节假期,张瑛就打算在咖啡小巷、老北市等地方慢慢走、细细品,和同学朋友喝杯咖啡、聊聊天。张瑛说:“慢下来,体验有品质的慢生活。这就是我想要的假期,我喜欢的‘年货’。”

因为工作的关系,丹东北黄海温泉度假酒店副总经理郭洋,接触到了更多像张瑛一样钟情于慢生活的消费者。“蛇年除夕夜的客房和别墅,在去年11月份就开始预订了。沈阳的明女士就预订了一户别墅,一家十口人在丹东泡温泉过年。”郭洋说,“除夕夜,酒店厨师工作到21时,为游客现场烹制年夜饭。消费者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除了不用操持、受累,其他就跟在自己家过年一个样。”

“这样的消费趋势非常明显。”郭洋告诉记者,他发现越来越多人不再把春节假期全都用在采购年货、收拾卫生、访友待客上,而是带着家人一起逛逛花市,泡泡温泉,脱离繁忙和压力,真正用休息和放松来犒劳自己和家人,团团圆圆享受慢时光。

新年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期许和盼望。在享受假期的慢生活中把情绪价值拉满给足,就是为创造美好未来“充满电”。

https://liaoning.lnd.com.cn/system/2025/01/24/030499574.shtml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