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开启智能出行新时代

科技创新引领数智化转型

长安汽车1984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小型汽车,40余年来,长安汽车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如今已经构建“六国十地”全球协同研发布局,拥有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1.8万余人技术研发团队,其中“三电”、智能化等核心领域人才约6000人。2024年12月21日,长安汽车正式启动了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建设,进一步汇聚全球顶尖人才。

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坚定践行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深耕三电技术,基本完成整车、电池、电驱、电控和运营支撑布局。特别是在固态电池方面,坚持“1+2+X”布局策略,成立先进电池研究院,与宁德时代、太蓝等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下一代电池研发。在相关技术加持下,长安汽车不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旗下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三大数智新能源品牌,以差异化优势,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并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73.5万辆,同比增长52.8%。

除了新能源领域的强势崛起,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SDA平台以及天枢大模型,打造了智能驾驶“天枢智驾”、智能座舱“天域座舱”和智控底盘“天衡底盘”,为用户创造全新价值体验。所谓SDA天枢架构,是全球唯二的中央环网架构,能够融合不同领域的感知信息,可以更好的控制整个系统。以“天域座舱”为例,可识别语音、手势,结合车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具备语音编排功能,让交互变得更简单。据悉,长安汽车从2025年起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

此外,长安汽车在数智工厂和数智生态方面也值得肯定和期待。“长安数智工厂”已于2024年正式启用,融合AI、软件一体封测等40余项尖端技术,近日入围了MWC25 GLOMO大奖“最佳移动互联经济奖”,并获得工信部颁发的“卓越级智能工厂”荣誉。而在未来,长安汽车还将投入超2000亿元,与开发者共建共赢,并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打造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预计到2028年,长安汽车的人形机器人可正式生产下线。

人工智能助力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今年2月,汽车市场火热竞争迎来新一轮的升级。作为全球汽车产业乃至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国内外各大车企纷纷聚焦智能驾驶领域。勇立潮头的长安汽车于今年初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展现新的智能化战略。智能驾驶汽车是指通过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先进传感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这被视为汽车产业颠覆性技术革命。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50312/33aa72057ae04e099dde342afbd8d323/c.html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