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以“科技赋能湾区,聚势领航新程”为主题的“读懂中国”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湾区科技创新对话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办,国创会产业协同促进中心、粤港澳数智中低空经济产教融合联合会承办。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分别为活动致辞。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在会上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共同解码湾区科创基因,探寻高质量发展密码。
黄奇帆: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三个赛道
粤港澳大湾区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加快打造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分析,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三个赛道,一是发展制造业和10大类生产性服务业组成的“1+10”产业链集群,二是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三是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他表示,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和技术创新的竞争,还是产业链集群的竞争,建议大湾区围绕“1+10”产业链集群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新质生产力的五大制造板块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的生物医药,新的人工智能数字化以及新的高端装备。将五大板块与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将产生上万亿甚至是几万亿的工业产值,支撑大湾区经济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一骑绝尘、全面突破’。”
黄奇帆认为,消费互联网增长红利正在逐渐消退,大湾区要更多地聚焦产业互联网,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开新空间,“大湾区是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地区。产业互联网把制造、研发环节,市场趋势、流行需求的信息采集环节,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环节等集于一身,可为企业构建以新打旧、以快打慢、以销定产的格局。”
共话湾区科技创新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在演讲中表示,科技金融是金融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也是支持和促进新质生产重要的推动力量。他指出,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调整结构、增加功能、拓展服务等举措,全力加快科技金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中山大学二级教授、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姚正安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数学赋能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心已走访400多家企业,与100多家企业签约并与40多家企业实质进行合作研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海洋科学与天气预报、医疗健康、应用数据技术理论与科学计算等领域,赋能湾区创新发展。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在演讲中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作出展望。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从以企业为导向(ToB)更多地转向面向消费者(ToC),做到“个人有感”。同时,“多模联动”的协同模式将进一步涌现,实现大算力的提升和好算法的进步,更好服务于垂直领域。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在演讲中表示,广汽集团当前正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全力推动汽车行业的深度转型。未来,集团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借助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变革,持续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圆桌对话:抢抓产业科技创新机遇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文体科技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领域,也是大湾区重塑产业格局的新引擎。活动现场,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围绕这三大主题展开圆桌对话。
在“弄潮AI:科技创新构建湾区产业发展新格局”对话环节,嘉宾主持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赵淦森与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双聘教授姚清河,图灵新智算(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淼,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小波,广州钛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程晓娜,佳都科技集团副总裁、公共事务中心总经理丰硕,探迹科技合伙人、政企事务总经理郭德权等圆桌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赋能、场景驱动与跨界协同等话题,共同探索AI在大湾区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范式。
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场景激光雷达及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公司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服务广泛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工业自动化等十大领域。“我们针对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我们高性能的光纤激光雷达的优势,在全球首创为低空飞行器开发全套的远距离激光雷达综合探测管控系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公司董事长胡小波介绍道。
今年11月,粤港澳三地将迎来第十五届全运会,这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创新场。在“携手同行:文体科技赋能十五运”对话环节,嘉宾主持小鹏汇天首席传播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锐与嘉宾亚奥理事会官方资料馆馆长、亚洲泳联财务与市场开发委员会委员徐风云,快手科技副总裁蔡雄山,趣丸科技总编辑、副总裁任少峰,粤财中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希,广州市巨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斌,以及酷狗音乐公关与品牌副总裁李旭进行对话,探讨湾区科技企业如何助力打造富有科技感的全运会,以及培育建设“体育+科技+文旅”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从地面到天空,湾区创新的边界正在不断突破。在“启航湾区:低空经济引领产业生态新航标”对话环节,嘉宾主持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数字产业研究院院长吕本富与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运输保障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时国,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凯滨,高德软件总经理吴泽驹,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天星,极飞科技公共事务总经理钱姝婷,以及粤港澳数智中低空经济产教融合联合会秘书长李美云等嘉宾,共同讨论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探寻城市空间与产业生态的战略机遇。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数字产业研究院院长吕本富建议大湾区通过“逆向创新”模式加快新产业发展,他以低空经济为例说:“假如在广州通常的上班通勤时间为一个半小时,我们能否利用低空经济方案,将每个人的通勤时间缩短半小时?根据这一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规则、建设基础设施,再配备相应设备,实现‘逆向创新’。”
近期,亿航智能旗下广东亿航通航和合肥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四证集齐”eVTOL企业,正式叩开商业化运营的大门。
“接下来我们将率先在广州开展载人的低空商业运营服务,第一个阶段会以空中游览、城市观光、飞行体验等业态为切入口,逐步打通更多业态。预计今年4月至5月,市民游客就可以开始通过我们的线上预约平台预约飞行体验。”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天星表示。
这是国创会和中山大学首次联合举办“读懂中国”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接下来,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推进大湾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交流合作,助力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
http://gd.people.com.cn/n2/2025/0410/c123932-41191582.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