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汽车行业残局还得我来”

黄光裕说到做到,国美汽车真的下场了。在2025这个人人喊着“活下去”的年份里,大大小小的车企和经销商集团已经开始一批批倒下,有的名字甚至还没来得及被市场记住,就连带着4S店一块儿消失在了这个寒冬里。

到底还要有多少企业扛不住,走向倒闭,没有人知道,也没人关心。但有人却在静静地观察,冷静地布局,趁着行业哀嚎声四起的时候,一脚踏进这片废墟,开始收拾残局,那个人就是黄光裕,那家公司叫国美。

看着如今北京东北三环西坝河原本熙熙攘攘的电器城,被改造成了国美汽车城,占地4.5万平米,集三十多个新能源品牌于一馆,搞得像个“永不落幕的车展”,不禁让人感叹一句:真正会赚钱的人,连风口都是自己造的。

别人忙着在4S店清库存、打骨折、跪地求客流,国美已经把卖车做成了卖场,把卖场做成了集散地,把集散地做成了流量池。从比亚迪到奔驰,从零跑到保时捷,西坝河馆里应有尽有,试驾、交付、金融、换电,连咖啡休闲和直播卖车都一条龙打通。

所谓“国美模式”,就是告诉你:只要你来,车一定能卖出去——4S店卖不动的,国美来卖;国内卖不动的,国美直接倒腾到国外卖,线上线下,国内国外,渠道一条鞭,电商起家的人,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别说什么新能源汽车火热,中国轻型车产能利用率不到60%,还在硬撑,油车、混动、纯电,三种赛道缠斗成一锅粥,一边卷价格,一边卷倒闭。

从威马破产,到爱驰蹦跶到海外混口饭吃,再到一大堆地方小厂被清算,大浪淘沙,留下的寥寥无几,连经销商巨头广汇汽车这种体量,也开始疯狂甩卖门店保命。

黄光裕就是在这个时候杀进来的,他知道,车企不敢说,渠道却是最脆弱的一环。4S店高房租、高人力、低成交,早已变成一座座财务黑洞。靠单品牌支撑的单店模式,在电商+体验融合的新消费时代,根本撑不下去。

国美一来,直接打碎4S店的围墙,把品牌拉到一起,一馆多家,比传统4S效率高几倍,运营成本直接打骨折。这不是在搞创新,是在精准收割那些反应不过来的对手。

更别忘了,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大背景下,把车卖到国外已经不只是出口创汇那么简单了。202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长期盘旋在7.2-7.3之间,国内不好卖的新能源车,一旦出了国门,凭借中国产能和成本优势,就是碾压式竞争。

哪怕是加拿大、土耳其这样加税加到天上去的国家,也挡不住中国电车价格屠夫的脚步。黄光裕看得比别人远,国美卖的不止是车,卖的是供应链整合力,是跨境渠道开辟能力,是趁着全世界还没完全关起门来的时候,疯狂套现、疯狂清库存,把别人头疼的滞销车,变成自己账户上的现金流。

就是黄光裕,这就是国美。别人看到的是市场饱和、利润摊薄、品牌溃败,他看到的是盘子够大,空间够乱,谁手快谁能吃到最后的蛋糕。什么新能源汽车赛道,什么智能化时代的入口,听听就好,真正能改变游戏规则的,从来都是那些敢在尸横遍野时,第一时间下场的人。

国美汽车不是来陪跑的,是来收尸的,是来清场的,是来赚最后一桶金的。而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也许真的能让人相信一句话:在黄光裕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什么卖不出去的货,只要渠道铺得开,什么都能卖出去。包括一整个快被行业自己卷死的中国车市。

https://k.sina.com.cn/article_2282426115_880b0f03001016cbu.html?from=auto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