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逐绿有“AI”,中国宝武创建卓著品牌

新华网上海5月9日电(记者王辰阳)AI的应用有哪些?你可能很快想到DeepSeek等大模型助手,但你也许不会想到,AI正在深入钢铁等传统制造行业,加速品牌能级的提升。走进中国宝武旗下宝钢股份的AI算力中心,这里是国内钢铁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一排排大型计算机整齐排列,海量数据在其中运行,推动钢铁制造的数智进化……

智能、创新、低碳、国际化等,这些全新的标签正在成为中国宝武创建卓著品牌的关键词。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宝武正在致力于成为品牌管理科学、品牌贡献突出、品牌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新华社发 张明伟摄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表示,要坚决按照“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标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AI激发品牌新动能

推动DeepSeek本地化应用,搭建钢铁行业模型化运行平台,中国宝武于2025年2月26日启动了“2526”工程。

2025年2月26日,中国宝武启动“2526”工程,全面部署DeepSeek,用AI重新定义钢铁。新华社发 施琮摄

宝钢曾于1996年启动了“9672”工程,开发出整体产销管理系统,赶上了世界先进钢铁公司的水平。后续宝钢坚持不断升级换代,成为践行“工业化+信息化”的行业典范。中国宝武此次启动的“2526”工程,如同当年宝钢成功推进“9672”工程,将成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标志性工程,推动集团在智能化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引领式发展。

胡望明表示,AI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

宝钢股份从2024年起与华为公司开展合作,目前已经建成了100余个“AI+钢铁”场景应用,计划在三年中建设1000个以上AI应用。

宝钢股份大力推动数实融合,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同推进高炉大模型建设,其中重点推进了高炉控制中的一个业务难题——炉温预测场景。以前,高炉操控主要靠人工经验判断,结合操作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反应结果滞后性大,炉况波动时,铁水质量会有波动。现在,AI模型达成目标,预测一小时后的炉温的命中率达到95%,硅含量命中率达到92%,预测两小时后炉温和硅含量的命中率也能达到90%以上,这为高炉精准操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并能显著降低燃料消耗,为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新标杆。

华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模型在宝钢股份相关产线的成功应用,充分证明了将基础大模型与行业知识相结合,在解决复杂工业问题、提升生产效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相关项目为传统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案例,推动产业变革。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各行各业都需要转型,我们从2022年就推出了宝钢数智工程师能力认证及考试,完善岗位培训和职业晋升的考核。让传统钢铁产业走在数智化转型的前面,并立足行业特性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宝钢股份数据AI部部长肖苏说。

作为中国宝武旗下专业信息化公司,宝信软件正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向工业人工智能公司转型。

从2023年“百模大战”初始,宝信软件便持续跟踪包括DeepSeek在内的AI技术发展变化。2024年10月,自主研发的钢铁行业大模型产品——“宝联登钢铁行业大模型”首发。该大模型包括基础大模型、行业垂类大模型、应用场景领域模型三层架构,依托宝武大数据中心开展数据集、语料库建设,实现“通专融合”“业技融合”“数实融合”三融合一,为钢铁企业提供一体化、集成化的“AI+钢铁”解决方案。现在,“宝联登钢铁行业大模型”已经实现了与DeepSeek的集成,促进了AI能力的广泛应用,极大扩展了企业应用场景。

2024年10月23日,中国宝武自主研发的钢铁行业大模型产品——“宝联登钢铁行业大模型”首发。(受访者供图)

宝信软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钱卫东表示:“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钢铁,对我们来说是战略机遇。面对钢铁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有能力抓住大模型带来的机会,实现既能‘智’造又能‘智’理。”

创新厚积品牌内驱力

2024年12月底,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该动车组是全球最快高铁列车。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背后有马钢高速车轮作为其关键零部件的助力。

中国宝武马钢轨交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翔说:“长期以来,我国高铁使用的都是进口车轮,事业发展面临掣肘,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保证我国高铁事业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

高速车轮是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的尖端产品,它仿佛是行走在钢轨上的“极限运动员”,比如钢里面的氧含量是一个杂质元素,普通车轮通常要求百万分之十五,高速车轮则要求百万分之十以下。马钢时速400公里高速车轮在试验中跑出了我国车轮产品时速453公里的最高速度,为保障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过去几年,中国宝武不断实现创新突破,突破“卡脖子”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创造了一系列发展成果。

——采用宝钢1000兆帕级高强钢板建造的模型钢岔管在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完成水压爆破试验并成功交付使用。从实验室研发到百吨级、千吨级首台套工程应用,宝钢厚板团队十年磨一剑,推动高强钢应用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宝钢股份成为国内首家实现1000兆帕级水电高强钢稳定批量生产的厂家,未来将有更多1000兆帕级高强钢在国内特大水电工程、超高水头抽蓄电站的关键核心承压部件上大规模应用。

——LNG船是世界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之一,殷瓦合金作为其核心部件液货舱的关键用材,不仅要做到极高标准的密封性,而且还要承受液化天然气零下163℃的低温考验。宝武特冶突破“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企业独家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大型LNG船薄膜型液货舱关键用材的空白。

2024年11月21日,宝武特冶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国产化殷瓦钢制备的LNG船液货舱殷瓦构件顺利通过鉴定。(受访者供图)

——随着不锈钢精密带钢开始进入高端电子行业折叠显示屏、柔性太阳能组件、传感器、储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太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突破了特殊合金轧制及去应力技术,成功开发出新一代5G高端电子用系列精密带钢柔性屏钢和低磁高强度超平材料,进一步加速了柔性显示器用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汽车板销量连续五年全球排名第一,新能源车整体解决方案SMARTeX助力我国新能源车领跑全球;硅钢产品覆盖电力行业所有应用场景,支撑清洁能源转型,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宝武围绕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电站、交通运输和高端装备等领域强化科技研发,一批“高精尖特”材料成功替代进口,有力支持了新一代先进航空发动机、大型运载火箭、白鹤滩水电站、“国和一号”、霞浦核电、高速列车、LNG船等国家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用材需求。

绿色提升品牌含金量

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炼钢项目的第一台行车于2024年11月11日吊装成功,这标志着零碳产线的设备安装工作正式开启,整个项目的施工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预计2025年底,这个具备约180万吨近零碳板材年生产能力的工厂将投入运营。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冶炼生产高等级薄钢板的近零碳生产线,对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早在2021年11月,中国宝武就已发布了低碳冶金技术路线图,这是中国钢铁行业的第一张低碳冶金路线图,代表着中国钢铁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同时,宝武确立了两条低碳冶金工艺创新的主要路径。一条是以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HyCROF)为核心高炉-转炉流程低碳冶金技术路径,另一条是氢冶金电熔炼工艺(HyRESP)技术路径。2024年,宝武“HyCROF商业示范项目”荣膺世界钢协第15届“Steellie”低碳生产卓越奖。

中国宝武“HyCROF 商业示范项目”荣膺世界钢协“Steelie”低碳生产卓越成就奖。新华社发 姚海山摄

“想要实现零碳生产,不改变工艺是不可能的。”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低碳技术总监许海法介绍,更多革命性的冶金工艺将在宝武逐步落地。

如今,中国宝武正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高端材料产业链,不断把自身的“低碳足迹”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

在2024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上,中国宝武首发低碳品牌BeyondECO及系列产品:宝钢股份冷轧汽车板高强钢、冷轧汽车板高表面外板,高牌号极低铁损取向硅钢、高效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无缝钢管气瓶钢,热轧建筑用钢;马钢大轴重重载车轮;太钢高表面冷成型用钢。

钢铁是关键材料,材料性能的提升将推动社会碳排放的降低。

在汽车用钢产品领域,宝钢股份构建起领先且完备的整车低碳解决方案能力,成功实现了多个低碳排放钢汽车零件的首发。就在刚刚闭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宝钢汽车板携130余件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钢、铝、镁、钛、碳纤维等全品种汽车用材及解决方案集体亮相,并首发了平台化、集成化白车身平台解决方案BCB EV Meta以及我国首个通过整车技术认证的低碳排放钢零件,展示了宝钢汽车板迭代创新的最新成果。

宝钢汽车板携130余件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钢、铝、镁、钛、碳纤维等全品种汽车用材及解决方案集体亮相2025上海车展。新华社发 刘继鸣摄

在硅钢产品领域,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和青山基地相继发布BeyondECO-30%低碳排放硅钢产品;低碳取向硅钢产品已在全国首台高电压等级的大型电力变压器中成功应用,为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有力推动了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

作为全球钢铁行业引领者,中国宝武勇当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链长,牵头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支撑建设我国工业领域首个EPD平台,推进低碳排放钢标准研发和全球互认,引领我国钢铁企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型,为中国乃至世界钢铁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宝武方案”。

开放推动品牌国际化

从“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从产品出口、工程承建,到投资海外矿山、全流程钢厂建设运营,近年来中国宝武的国际化经营布局不断优化,国际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钢铁产业布局方面,中国宝武大力推动海外钢铁绿色制造基地沙特厚板项目落地。作为中国宝武在海外的首个全流程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传统工艺相比至少减少60%。

在境外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实现铁矿石资源布局的重大突破,西芒杜铁矿项目进入开发建设阶段,中国宝武将该项目作为勇当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重要举措,与兄弟央企合力带动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装备“走出去”,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促进几内亚经济社会发展。

西芒杜北部矿山全景。(受访者供图)

在钢材营销与服务方面,形成由境外区域性公司、分支机构、技术服务中心、加工中心、海外研发中心为基础的营销网络。

在钢铁产业链延伸产品领域,快速推动金属包装业务区域布局和规模提升,形成了“三国四地五线”的格局。

在国际工程技术承包领域,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揽项目,多次创下海外工程承包项目规模纪录。

中国宝武锚定“整合全球资源要素,建设世界一流跨国企业”目标,主动对接共建“一带一路”,聚焦主责主业,建设服务上下游伙伴的全球产业生态圈,确保钢铁产业链安全和韧性,扎实推进国际化经营。

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标准,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生态保护,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持续推动品牌国际化,更好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跨文化沟通水平;加强拓宽全球视野,强化国际化人才交流和培养……

胡望明表示,中国宝武将持续深入参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中的影响力。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钢铁联合企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宝武将以“共建钢铁生态圈,共创绿色新未来”为使命,以“成为钢铁及轻金属材料业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向全球知名的中国品牌迈进。

http://www.sh.xinhuanet.com/20250509/5997d1e120cb42b6bb79420cb44ee597/c.html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