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北京经济总量跨越新台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9月23日,市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首篇。75年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节节攀升,迈入了新时代首都发展新征程。

一、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首都功能优化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共编制了七版城市总体规划,在不同阶段对首都发展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明确提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全市深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出台一系列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提速,“四个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从全国政治中心建设看,作为首都,北京始终将政治中心摆在首位,一直处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最前沿。近年来高标准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安保效果有机统一,坚决维护首都政治安全、保障首都稳定并提供优质政治服务。

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中心一直是重要的首都功能,北京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发扬首创精神,在文化建设上服务全国、引领全国。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4700.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保持全国首位,比2004年提高4.9个百分点。2023年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0.41平方米,是2015年的近3倍;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的比重达到25.6%,比2015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看,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就确立了“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功能。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深化,北京加快构建“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新格局,优化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中轴线北延长线的国际交往功能,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第四使馆区破土动工。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标准接待党宾、国宾团组千余个。搭建覆盖全市的涉外服务体系,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外语办事窗口覆盖率达85%,在京落户的各类国际组织总部和代表机构数量位列全国首位。

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首次明确提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近年来,全市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持续加大创新投入,2022年北京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843.3亿元,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7.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4%,比1996年提高4.52个百分点,保持全国之首。创新主平台、主阵地建设成效明显,“三城一区”R&D经费及人员均占全市的五成以上。创新成果稳步提升,2023年末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7件,是2014年的5.8倍。科技型企业加速崛起,2023年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3万家,专精特新企业718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95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二、经济总量跨越新台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生产总值不足3亿元,经过全市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1978年提高到108.8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94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2007年迈过万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在2013年、2018年、2021年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857倍,年均增长9.9%。

人均GDP实现新突破。1949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足百元,1975年超过千元,1994年超过万元,2013年突破10万元,2023年达到20万元(折合2.84万美元),保持全国首位。

地方财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全市财政收入仅有2000余万元,1978年超过50亿元。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稳步增加,1995年超过百亿元,2006年超过千亿元,2023年为6181.1亿元。财力增加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结构效率优化提升

产业发展向新提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产业发展呈低水平的“三二一”发展格局,三次产业比例为23.1∶36.8∶40.1;上世纪50年代以后,在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背景下,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954年第二产业比重为44.1%,首次超过第三产业,1978年达到71%;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同时结合首都特点,北京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3年第三产业占比再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7.2%并逐步提高,“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确立;2015年以后三产比重稳定在八成以上,2023年北京三次产业结构为0.2∶14.9∶84.8。产业发展呈现高端化特征。农业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由重生产功能向重生态功能转变,传统种植业占比从1970年的71.2%下降到2023年的53.7%,体现生态功能的林业产值占比提高至26.1%。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以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取代化工、冶金等传统重工业,2023年电力、汽车、电子、医药行业产值合计占比接近七成。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比由新中国成立之初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半以上,下降到2023年的11.1%;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3.3%,比2001年提高22.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加快成长,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3.9%和27.1%,比2016年分别提高3个和5.3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经济经历了消费投资交替主导、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到消费主导的变化。2007年以来,消费率持续超过投资率,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2022年消费率为55.7%,高于投资率14.5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从商品匮乏到供需两旺、从结构单一到更趋多元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足3亿元,改革开放后,居民消费需求迅速膨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4.2亿元逐步扩大至2023年的1.4万亿元;吃穿类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49年的近八成逐步降至2023年的三成以下,用类商品占比由一成以上提升至七成左右;网络购物、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4年的12.8%提高到2023年的37.7%。投资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足亿元,1958年突破10亿元,改革开放后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分别于1986年、1998年突破百亿元、千亿元,1951至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4%;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自2005年以来保持在两成以上,互联网基础设施、仓储物流、新型消费场景等投资项目如火如荼,2020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分别增长59.9%和19.2%。

四、城市发展形成新格局,京津冀协同纵深推进

加快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全市围绕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加快城市发展理念更新,推动城市深刻转型。核心区进一步突出政务、文化功能,聚焦老城保护与复兴,统筹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重点文物腾退修缮和活化利用,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由2014年的10.2%下降到2023年的8.2%。中心城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区,2014年以来加快“腾笼换鸟”,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超80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6千余公顷,大力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均超过八成,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平原新城不仅是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也是疏解承接的主要地区,形成了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航空、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5个千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由2014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3.0%,常住人口占比由6.3%提升至8.4%。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各区森林覆盖率均在48%以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协同发展交出亮眼答卷。建设一体化交通网,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末,京津冀地区高铁总里程达到2576公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2023年三地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分别为64.2%、57.3%和64.3%;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动态达到国家“十四五”目标要求。加快产业协作,2023年底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近5000家,累计为1009家北京来津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2017年以来天津累计吸引京、冀投资额突破1万亿元,占全部引进内资的一半;河北积极吸引京津产业转移,2014年以来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中北京占比近八成。提升创新协同效能,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748.7亿元,是2015年的6.7倍;京津冀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3万件,是2013年的6.7倍。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三地建立多个跨区域职教联盟和高校联盟,区域内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跨城养老”步伐加快。

http://news.youth.cn/gn/202409/t20240923_15537222.htm

编辑:马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