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文/摄)“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是我国传统的玩具种类之一,也是传统手工艺的代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自2400多年前鲁班在山东潍坊制作放飞了世界上第一只“木鸢”,风筝就在潍坊传承了千年,让潍坊以“世界风筝都”的名号享誉世界。
而在潍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风筝之都在潍坊,风筝生产基地在王家庄子。”据了解,潍坊市80%以上的风筝都出自王家庄子村。近日,记者跟随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了王家庄子村,实地探访王家庄子村何以成为中国风筝第一村。
图为国言风筝厂展示厅里的风筝。
非遗传承 生生不息
一手握刀,一手捏住竹片下沿,刀进手退,瞬间成片……位于王家庄子村的现代风筝合作社里,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人王兴胜正在忙着扎制龙头蜈蚣风筝骨架,桌子上摆着酒精灯、竹片、小镊子等各种材料和工具。龙头蜈蚣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代表,吻短口方,眼睛宽大,可以随风转动,既灵活又不失威严。其制作工艺繁杂、难度高。
图为王兴胜正在制作风筝。
王兴胜告诉记者,扎制一只龙头蜈蚣风筝短则五六天,长则十来天。“想做好风筝既要下苦功琢磨,更要耐得住寂寞。”王兴胜说,做纯手工风筝的窍门是要有兴趣和耐心,得坐得住。
王兴胜从16岁开始扎制风筝,至今已有30多年,他的手上结了厚厚的老茧。30多年来,放风筝、做风筝、琢磨风筝成了王兴胜生活中的最大乐趣。他说,制作风筝除了要有一些的竹工、木工、钳工、美工基础,还要懂得一定的力学、几何知识,每项工艺都要求精致,很讲功夫。尽管制作过程很考验人,但王兴胜说自己“乐在其中”。
“在很多人眼里,风筝只是一个玩具。但在我的眼里,它是传统文化的象征。”王兴胜说,放风筝代表着放飞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在王兴胜的带动下,包括女儿王佳鑫在内的不少年轻人都投入到了风筝制作非遗传承中来。
在对老手艺的传承和发扬中,王兴胜每年都能扎制出龙头蜈蚣风筝新产品,深受客户欢迎,同时不断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创作出许多风格迥异的风筝作品。王兴胜说,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融入更多创新元素,将创新与传统结合,让风筝文化传播得更广,让风筝飞得更高。
带动就业 提升效能
“王家庄子村由四个村合并而成。村里聚集了200多家风筝企业,全村4700多口人,超过一半的人从事风筝产业。”坊子工业发展区党工委书记方博文告诉记者,除了像王兴胜制作的传统手工风筝外,王家庄子村的风筝有的也尽显“科技范”。
图为工人正在缝制风筝。
“从最初的竹骨架风筝,到现在融合了声、光、电等科技元素的动态风筝、3D风筝,王家庄子村风筝产业在吸收传统风筝制作精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制作工艺,让风筝在空中既能动也能叫,好似‘活’了起来。”潍坊现代风筝合作社秘书长王铁源说,近年来,村里积极引导风筝生产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制作风筝,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生产效能。
在国言风筝厂,记者看到,一户农家小院,每一间房间就是一道生产工序的“车间”。在缝制区,正在缝制风筝的陆晓杰告诉记者,她是王家庄子村人,“平时得闲的时候就过来做工,按件计价,平均每月收入三四千元,还不耽误家里的活计。”
在国言风筝厂的展示厅内,摆放着300多种样式的风筝。在众多风筝中,“龙”造型的风筝格外畅销。“今年是龙年,龙本身就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今年订龙风筝的客户格外多。”国言风筝厂厂长王国言说,“印刷、裁剪、缝纫、组装……每只风筝都要经过10多道工序才能完工。我们厂生产的风筝已出口到美国、法国、沙特阿拉伯等10多个国家。”
“王家庄子村现有风筝企业60多家、就业村民2000多人,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近万人,年产风筝9000万只,年产值达2.8亿元,生产的风筝出口多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王铁源说。
党建引领 抱团发展
“村里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企业,随着产业发展,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作用弱、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面对王家庄子风筝产业发展的问题,方博文坦言。
为破解风筝产业发展困境,今年1月,在坊子工业发展区党工委党建引领下,王家庄子村联合村内48家骨干风筝企业成立潍坊市坊子区现代风筝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新模式,打破过去“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风筝企业“抱团发展”。
图为王铁源向记者介绍风筝里的“科技范”。
王铁源说,合作社对风筝产品设计、产品制作、产品销售等实行统筹管理,重点围绕承接国内外订单、原材料供应、电商培育、文化推广等方面建设十大服务体系,打造涵盖风筝布料、配件、骨架、扎制、销售等环节的“一条龙”产业链,提高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针对市场需求,合作社今年设计推出“一龙一凤”国潮风筝礼盒,上市后十分受欢迎,3个月卖出15万只。
“合作社的盈利除用来给村民们分红外,还将用来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打造更美的王家庄子村。”王铁源表示,合作社还指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维护潍坊风筝的金字招牌。
“未来我们准备推出‘风筝文化一日游’,对王家庄子风筝的历史、文化、产业进行推广,打造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在打造风筝高端品牌的同时,把我们的风筝文化推向全国。”方博文说。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 轻工产业大有可为
齐鲁大地上的普通村落,让风筝“飞”向了全球。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王家庄子村之行,让记者更加深刻意识到,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就是以农业为基础和依托,借助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方式,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来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向二产和三产拓展,打造农业产业综合体和联合体,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增收等目标。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与轻工业紧密相连,轻工业是农业重要的后续产业。数据显示,轻工业50%的行业、70%的产值和农业资源息息相关。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酒和饮料行业组成的大食品行业,其年营业收入达到9万亿元,占到轻工业营业收入总量的40%。
全球七成的假睫毛出自青岛平度大泽山镇,全国一半以上的劳保手套产自胶州市鲁戈庄,日照市莒县刘官庄镇塑料制品市场份额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胶州市胶西镇已经成为“山东省木器家具产业第一镇”,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被誉为“中国电声乐器基地”……记者了解到,仅在山东,就有数不清的轻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也曾说过,推动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品、罐头、酿酒、制糖、焙烤食品,以及造纸、家具、皮革、木藤棕草编制和工艺美术品等行业发展,是促进“三农”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
记者坚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乡村找到属于自己的产业之路、发展之路、致富之路。
记者坚信,轻工业是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乡村振兴,轻工行业大有可为。
http://www.xfrb.com.cn/article/scene/11195411977173.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