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德10月18日电 (吕巧琴 吴允杰)走进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古田县食用菌产业“数字大脑”运营中心,一块大屏幕映入眼帘,各菌类产量占比、种植区域分布、溯源记录等信息随着简单操作,便直观可见。
该运营中心负责人林建明介绍,食用菌“数字大脑”平台通过对食用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脱敏及保密处理后,进行实时动态展示,汇集形成一张古田县食用菌全过程信息的产业链图谱。
古田县食用菌“数字大脑”平台通过对食用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脱敏及保密处理后,进行实时动态展示。吴允杰 摄
为实现数字技术对产业的赋能,古田县食用菌“数字大脑”项目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前沿科技,构建起一个产业大数据中心+溯源、助产、助销、供应链金融的四大平台,实现全县食用菌“一盘棋”统筹管理。
食用菌产业之于古田县,既是强县之基,又是富民之本。2023年,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255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银耳产量39.6万吨,占全国90%以上。
官方消息显示,当前,古田县形成了“5678”发展格局,即涉农贷款50%用于食用菌产业、农民现金收入60%来自食用菌产业、农业人口中70%家庭从事食用菌产供销、农业总产值80%来自食用菌产业。
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的银耳种植户彭仁胜,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村里家家户户都在种植银耳,现在都是机械化工作。”彭仁胜说,现在自家每年收入十几万元,村里平均每户每年种植银耳约20万袋,收入得到极大提升。
山中菇成“致富菇”,海中鱼亦“畅游”大市场。在位于“中国大黄鱼之乡”宁德市蕉城区的三都澳海域上,蓝天碧海与阡陌纵横的新型塑胶深水网箱紧密相连,一幅“海上田园、多彩渔村”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
蕉城区三都镇秋竹村养殖户曾祖光说,原来的小网箱统一换成了深水大网箱,容积率扩大了三倍,养殖密度下降、鱼病明显减少,大黄鱼的产量、品质和价格都显著提高。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的一大黄鱼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对大黄鱼进行处理加工。叶金秋 摄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宁德,而蕉城区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
近年来,蕉城区以实施“国鱼计划”为抓手,打造形成集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2023年全区大黄鱼产量6.51万吨、产值25.52亿元,全产业链总规模达110亿元,大黄鱼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5万元,实现“一条鱼富裕一方人”。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艾庆辉说,在乡村振兴的大势下,蕉城区构建大黄鱼养殖产业链,打造大黄鱼集群经济圈,势必将推动大黄鱼产业与美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山海交响,特色产业绘就闽东乡村振兴好风光。近年来,宁德市培育形成水产品、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及乡村旅游“8+1”特色产业,2023年全产业链总规模突破2300亿元,让山歌越唱越嘹亮、海经越念越有味道;打造出5个百亿强县、24个十亿强镇、50个亿元强村,实现兴一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应。
从曾经的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到如今的走好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国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金书秦看来,农特产业兴旺是宁德市摆脱贫困的一大法宝。(完)
http://www.chinanews.com.cn/cj/2024/10-18/10303673.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