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拍摄的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本报资料片)本报记者 赵杰摄
整理/本报记者 魏雨 制图/孙涛
阅读提示
12月24日,中共河北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河北省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谋划部署明年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凝心聚力谋发展,敢作善为抓落实。与会同志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干字当头,乘势而上,打开河北发展新天地,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河北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巩固,稳的势头有效延续,进的步伐坚定有力,好的因素逐步累积。
粮食总产量781.8亿斤,创历史新高;1至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1至10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1%,其中“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3倍……今年河北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许多方面发生令人鼓舞的可喜变化。
这一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带动效应加速显现。
11月28日,“AI+机器人”领域独角兽企业梅卡曼德雄安总部揭牌。这意味着雄安新区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协同发展亮点纷呈。更多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落户河北;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52.6%;1至10月,全省接待京津游客人次占比15.1%;“河北净菜”北京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抓住用好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省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会霞表示。
这一年,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
今年6月,东方物探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河北在该奖项上实现主研项目一等奖零的突破。
不单是这一项,2024年河北在创新领域硕果累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享尽享;省属国企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研发投入强度稳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第一方阵;创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拓展,涌现中医药定量化研究、燕山大学纳米孪晶超硬材料等一批创新成果。
创新,加快河北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钢铁行业环保绩效创A推动绿色转型,全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进一步形成了发展的比较优势。
这一年,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取得实效,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9月8日,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石家庄市“探索推进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成功入选。
持续深化“双盲”评审改革,河北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来各类经营主体点赞。
“高效办成一件事”惠及广大企业和群众;12345热线增设手语视频功能,为听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服务;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河北省成为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份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用脚投票河北。
“河北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好,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与会同志纷纷表示,这一年来的发展态势,更坚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在大局下行动,在关键处发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会议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沿海地区优势、县域经济优势、产业体系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奋力开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与会同志表示,要牢牢把握党中央精神与河北实际的结合点,在大局下行动,在关键处发力,以系统观念和创新举措,实施攻坚突破,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
对河北而言,全力以赴办好国家大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切实把重大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11月6日,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新区揭牌成立,联盟吸引了独角兽企业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积极参与。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高千峰说,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联盟将在推动创新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吸引更多北京独角兽企业落户雄安;办好第二届未来之城场景汇……随着创新氛围越来越浓,雄安将努力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推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取得更多成果,河北省对明年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持续抓好雄安新区首批疏解项目建设,同步谋划布局创新链产业链,努力吸引更多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落地。
扩大内需,既是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
针对扩大有效需求,会议作出一系列安排: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落实“两新”政策,深入推进河北省“两重”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夯实经济回升向好的根基。
对此,李会霞表示,河北省可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丰富文旅业态,策划推出赛事、攀岩、演出、会展等活动,打造商、旅、文、体、展联动消费新地标。
今年7月,河北省“12345热线+”创新经验成功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经验案例。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河北省明确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大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力度,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
12月3日,河北省首家省实验室——燕赵钢铁实验室在唐山曹妃甸揭牌。依靠科技创新,河北将推动钢铁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创新增动能,明年河北省将继续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发挥燕赵实验室作用,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让科技、产业、资本紧密对接,更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示范应用。
县域经济是河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潜力所在。如何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优势?
今年6月,《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印发,河北省在全国率先聚焦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共享智造”工作。
着眼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与会人员表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培育龙头企业,运用共享工厂、众筹科研等模式,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提升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把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各市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以新质生产力要素赋能,河北为传统产业加装“新引擎”。
12月中旬,在河钢集团张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从直接还原铁、特材到汽车板钢坯,绿色钢铁的链条不断延伸。
“河钢集团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优化工艺流程,聚焦市场和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推出更多单项冠军产品,加快实现‘钢铁向材料、制造向服务’转变。致力于打造绿色钢铁,将钢铁创A成果转化为绿色竞争优势。”河钢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说。
打造以新工艺新材料为重点、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产业;打造节约集聚、创新发展的绿色化工产业……2025年,河北将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让“老树发新芽”,重获竞争优势。
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今年4月,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登上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掌握碳化硅单晶制备关键技术,让企业得以领跑产业新赛道。
在新兴产业领域,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是河北省牵头的京津冀协同创新重点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河北省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
明年,河北省将打造中西并重、医药与生物制造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推进中医药定量化,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技术优势明显、成果高效转化的电子信息产业,引进行业领军企业,配套上下游优势企业,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区域合作、协同配套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携手京津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开放车路云一体化场景,带动产业加速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在于培育未来产业,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
打造算力算法数据一体开发、应用场景丰富的数字产业,将成为河北未来产业布局中的一项。
位于廊坊的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营一年有余,发展势头强劲。该中心的算力服务,让多家企业拿到人工智能的入场券,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冉冉升起。
“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算力优势突出。接下来,我们将紧密对接京津算力需求,提高算力监测水平,为各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公共算力服务,不断丰富算力应用场景。”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负责人赵紫铜说。
打造空天地一体、通导遥融合的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明年河北省将以中国星网等央企为龙头,发挥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作用,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集聚。
风物长宜放眼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河北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记者周聪聪、魏雨)
http://he.people.com.cn/n2/2024/1225/c192235-41086739.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