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湖北当阳:科技赋能 乡村崛起富民产业

新华网武汉1月20日电(张潘)湖北省当阳市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当阳市加强科技赋能,农业科技勾勒出乡村新图景,农村特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科技助力鱼腥草产业强链延链

隆冬时节,天气寒冷,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鱼腥草产业园却是一派火热景象。村民们忙着把刚采收的鱼腥草冲洗干净、分拣装袋,再将称重好的鱼腥草装上大货车,销往全国各地。

65岁的村民石义华在产业园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春节期间是鱼腥草销售旺季,他得在产业园值班。他说,每月工资4500元,年底还有奖金。

走进两河镇鱼腥草育苗大棚,双层铁架里铺着鱼腥草基质,一排排嫩绿的鱼腥草生长旺盛,光照、洒水、施肥全部智能化控制。

图为当阳市两河镇鱼腥草育苗大棚。新华网 张潘 摄

“通过大棚育苗,鱼腥草在大田的生长周期可以缩短至4个月,亩产达到1.2万斤。”两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吴方华说。

吴方华说,虽然鱼腥草价格会随市场波动,但农民种1亩鱼腥草,纯收入最少也有1万元。行情好的时候,1亩地纯收入接近10万元。

目前,当阳鱼腥草种植面积约4.3万亩,年产量达21.5万吨,成为全国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区域,产出的鱼腥草口感爽脆、品质上乘。

位于当阳市金桥工业园的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将鱼腥草新鲜萃取制作出鱼腥草气泡饮料,深受市场青睐,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近年来,当阳市不断做强鱼腥草深加工,开发出鱼腥草酱菜、鱼腥草护肤品、鱼腥草药剂等产品,还建设了鱼腥草特色小镇,成立鱼腥草产业联盟,打造鱼腥草百亿级全产业链。

优质化育种让当阳红薯远销海内外

红薯产业是当阳市七大产业链之一,2025年当阳红薯种植面积预计达到3.8万亩,产量8.44万吨。通过优质化育种和规模化种植,当阳红薯逐渐远销海内外。

“这个烤红薯吃起来就像烤榴莲一样。”在当阳市玉泉街道焦堤村红薯种苗繁育基地,聚鑫薯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东红热情招呼大家品尝新鲜出炉的烤红薯。一颗颗烤红薯外焦里嫩,香气扑鼻。

王东红说,优质红薯必须“内外兼修”,内在口感上要香甜软糯,外在形态上要条形细长、表皮光滑、颜色红润。

https://www.news.cn/info/20250121/4fe6801f0f1947439786af40412c0a5b/c.html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