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李天佳 陈杭)记者25日从北京朝阳法院获悉,2019年至2024年,朝阳法院审结各类涉食品、药品犯罪案件108件。案件类型上,主要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罪两大类,分别占比70%、30%,覆盖销售假药罪,妨害药品管理罪,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多种案由,涉及到酒、肉制品、桶装水、洗涤剂、医美针剂、中成药、眼药水、疫苗等多类食品、药品。
图为北京朝阳法院召开《涉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2019-2024年度)》新闻通报会。尚涵霄 摄
朝阳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杨妮介绍,经调研发现,涉食品、药品犯罪案件中,犯罪手段十分隐蔽,且逐渐呈现出技术化、网络化的特点,行为人通常选址居民房、地下室等隐蔽场所生产,使用伪劣或未经批准的原材料,伪造单证进行销售,并使用虚假身份信息、物流信息。同时,犯罪主体也不只是个人单独作案,而往往是有组织有链条的共同犯罪。
杨妮表示,相关特点一方面导致社会公众对此类食品、药品的真伪难以辨识,另一方面也导致此类案件办理面临着罪名适用复杂、证据认定难度大的问题。
朝阳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刘砺兵表示,朝阳法院依法从严打击涉食品、药品犯罪。近六年审结的此类案件中,涉案罪犯共182人,其中78.58%的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21.42%的罪犯被判处拘役。全部案件中,法院对罪犯均并处了数额不等的罚金,金额最高的超100万元。
刘砺兵说,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朝阳法院对涉食品、药品犯罪的部分罪犯依法宣告职业禁止、适用禁止令。在4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法院除判决涉案人员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外,还判决涉案人员承担在媒体上公开发布消费警示并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朝阳法院副院长周维琦表示,朝阳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依法严惩犯罪、重视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发挥公益诉讼制度功能等工作举措在惩治涉食品、药品犯罪,维护公众健康权益领域持续深耕,以司法之力维护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用药安全”。
下一步,朝阳法院将继续依法打击遏制食药领域犯罪行为,坚持系统治理,进一步提高全民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增强依法维权观念,推动形成共建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格局。(完)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5/03-25/10388887.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