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邵:“林电共治”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线路下超高树竹一旦触及高压线路,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植被置换这种方式,有效破解了树线矛盾,为广大电力客户带来更舒心、安心的用电体验。”4月14日,在湖南省新邵县大新镇10千伏磁李线大坪岭支线P37号杆下,国网新邵县供电公司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此栽种油茶树苗,这是该县通过推行线路通道治理“植被置换”方式达成“林电共治”化解树竹矛盾的一个缩影。

“林电共治”打造电网“绿色通道”(谢丽英 摄)

新邵县境内林地面积宽、范围广,山高林密,杉树、枞树、松树、竹子等长势快,枝叶茂,树竹碰线、超高树竹倒伏、频繁山火导致线路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新邵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新邵供电公司每年要多次组织人员对线路通道进行清理,尽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是无法赶上树竹的生长速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树线的矛盾。为此,国网新邵县供电公司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多方联动,创新推出“植被置换”治理线路通道的新举措。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科学规划,采取“政府主导规划、林业提供种苗、电力实施置换”的方式,将线路通道内高大树种全部置换成油茶等矮秆经济作物,全面构建起“防火隔离带+安全走廊+经济林”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树线矛盾,同时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绿色动力,实现了“电网安全、林地常青、农户增收”的多方互惠互利。

当天,在10千伏磁李线大坪岭支线P37号杆下,松土、挖坑、栽种、填平、浇水……该公司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植被置换工作,现场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该区域满坡都种上了油茶树。预计再过三年,油茶树便能结籽,茶籽能榨取成可食用的茶籽油,给当地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下一步,国网新邵县供电公司将加大与当地政府、林业、村民的沟通力度,全面系统总结线路通道植被置换的经验,并逐步在其他乡镇进行推广,让“林电共治”真正打通“绿色通道”,进一步筑牢电网安全防线,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贡献国网力量。

https://www.cnr.cn/hunan/flxw/dj/20250415/t20250415_527135536.shtml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