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民宿经济”纳入国家战略体系,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政策导向不仅为民宿行业注入发展动能,更对从业者提出了服务升级的刚性要求。笔者认为,民宿行业的本质是服务业,唯有将消费者需求置于核心位置,才能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民宿行业存在的典型误区是部分从业者过度追求个性化表达,将民宿异化为个人艺术品,导致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民宿需建立“消费者导向”的顶层设计思维,从设计建造到落地运营,每个环节均需以消费者体验为标尺。
民宿具有“非标住宿”的行业特性,而且消费需求多元,但通过服务流程化可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例如让硬件设施标准化、软件服务模块化、应急预案体系化、特色体验品牌化等。
民宿区别于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社群属性。民宿的重点在“人”不在“房”。一类“人”是民宿运营者和当地人,他们代表当地的历史民俗、风土文化,是民宿的独特卖点;另一类“人”是外来游客,他们的独特视角,能给民宿注入活力。同时,将当地的非遗技艺、民俗节庆等转化为可体验的服务产品,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则能实现“游客获得深度体验—老板增加收入—民宿提升黏性”的良性循环。
推动民宿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发展合力。
首先要破解“标准不一”的难题。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全国统一的民宿行业标准,重点明确用地性质、安全规范和服务质量等核心问题。
其次,目前的民宿经营者水平良莠不齐,当务之急是开展民宿管家培养,针对本地村民、返乡青年和行业管理者等群体,开展标准化培训,提升从业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最后,创新管理机制是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建议探索民宿联络员制度,在民宿聚集区或特色民宿村设立专职或兼职联络员,承担政策解读、管理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等职责,推动民宿产业从粗放式发展转向品质化升级,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5/04-24/1800381805.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