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眉工业园区:飞地经济燃动新质生产力 书写工业增速新篇章

本网讯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满产达产热度不减……7月29日,随着“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采访活动正式启动,记者一行走进位于眉山市的甘眉工业园区,扑面而来的是这片土地上拼经济、搞建设的火热气息,处处彰显着“工业增速”的强劲动力。

作为眉山市与甘孜州携手共建的园区,自2012年组建以来,甘眉工业园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等国省战略机遇,创新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如今已成长为全国经济总量领先、发展势头迅猛的涉藏飞地园区,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产业发展的高地。“甘孜州水能蕴藏量丰富,已探明矿种数量位居全省之首,其中锂辉矿储量更是雄踞亚洲第一,光伏资源、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甘眉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园区规划面积15.1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8.74平方公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为入驻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殊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为园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澎湃动能。入驻企业不仅能叠加享受涉藏地区国家、省、州三级优惠政策,优先获取甘孜州各类资源支持,更受益于四川省民族地区留存电量政策,用电成本远低于四川大工业用电,还能享受成渝地区“圈中圈”“核中核”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服务环境。

在区位优势方面,甘眉园区地处眉山市东坡区,深度嵌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成都都市圈核心圈层,紧邻成都经济最活跃的南部区域。与成都主城区直线距离仅60公里,1小时交通圈覆盖双流、天府两大国际机场;即将开通的市域铁路S5线,将实现25分钟直达成都科学城的高效通勤。成乐高速、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等交通动脉穿园而过,配套的2条铁路专线及货场,让园区成为区域物流枢纽。

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四川兴德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一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耗时5个月,刷新了项目投资新的“甘眉速度”“眉山速度”。不仅如此,兴德利还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眉山市绿色工厂”“市级数字化车间”称号,获得法国碳足迹认证,被评为“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建立了眉山市企业技术中心和眉山市大尺寸绿色高效超薄单晶硅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迪信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智利矿业化工(SQM)的全资子公司,是SQM在智利以外建设的第一家锂加工厂,也是其在中国的最大单体投资。迪信年产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由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成果孵化,占地197亩,总投资8.5亿元,技术采用万邦公司自主研发的纳米高镍低钴、无钴三元及多元正极材料Trident(三叉戟)工艺技术,为园区的锂电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在产业发展方面,甘眉园区锚定光伏、锂电两大核心赛道,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目前已汇聚64家规上企业,其中包含5家世界500强企业、8家中国500强企业。光伏产业领域,通威、美科等行业龙头引领,建成全国产能最大的晶硅电池片制造基地;锂电产业方面,天华、锦源晟、SQM等企业集群发展,锂盐生产规模超10万吨。此外,超25万吨的电解铝产能,为下游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园区还强化区域产业联动,全力构建“光伏—储能—应用”一体化产业生态。

为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园区坚持“配套+服务”双轮驱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业用地储备丰富,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万人人才公寓”与“生活小镇”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周边14所高校通过“订单班”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政务服务创新推行多项机制,助力重点项目快速落地,不断刷新“甘眉速度”。

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的画卷中,甘眉工业园区以飞地经济为翼,凭借资源、政策、区位等优势,在光伏、锂电等产业领域蓬勃发展,正书写着工业增速的崭新篇章,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何广丙报道)

[责任编辑:苏琬婷]

http://www.cfgw.net.cn/2025-07/30/content_25142515.htm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