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意5G产品生产线。记者 池远 摄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亦是福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8.2%,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透过数据,可以看到福州将“研与产”“数与实”“上与下”的协同创新写入发展基因,激活制造巨轮的澎湃引擎,驶向新质生产力的广阔蓝海。
协同研与产
灵活机制激活创新生态
福州,坐拥雄厚科教资源,高校院所、科创平台数量繁多。如何让深藏于实验室的“智慧火花”转化为生产线上的“燎原之火”?福州不断深化产学研融合新路,以灵活机制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毗邻福州大学主校区的福州大学科技园旗山园区,一栋栋现代化科研大楼拔地而起。在这里,创新打造“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机制,正大幅缩短从科研创新“1”到成果应用“10”再到市场推广“N”的转化周期。
2011年,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动工。坐拥丰富学术资源与前沿成果的福州大学,致力于将科研实力高效转化为生产力。多方努力下,福大科技园校企合作的“中海创模式”应运而生。
坐落于5号楼的福州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平台。通过创新双向引才,福州大学与福建中海创集团共同引进郑松研究员,出任中心主任及中海创集团研究院院长。
先控中心与中海创集团子公司爱普科技关系密切,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运作模式,120人团队中,70人来自爱普科技,其余为学校师生。该模式打破产学研壁垒,人财物分开管理却统一筹划。团队成功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研发出了全球首创的工控“数据引擎”,树立起行业标杆。
园区精心规划孵化大楼功能布局,30%的场地供科研人员开展基础创新研究,70%的场地用于创业人员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构建了“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模式。这种模式大大缩短转化周期,年均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00余件。
在精心雕琢内部创新体系的同时,福州大手笔开启加速引进、共建大院大所模式,将国内外一流科技成果引入福州落地转化。
福清兴化湾,白色风电塔筒下,“东福一号”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无淡化直接制氢平台,在海浪浅吟低唱和奏下,不断地将海水“变作”氢气。东福研究院氢能研究所所长曹雪幡自豪地介绍:“我们已经让全球首次海水无淡化制氢中试成功,正在全力推动产业化。”
据悉,东福研究院是福建引进落地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之一,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政府和福州市政府三方共建,目前主要开展海洋装备防腐材料、波浪能发电、大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零碳智慧园区等重大项目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在福州,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短”:福米产业园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共建联合实验室,成功突破偏光片上游材料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闽都创新实验室在稀土医用光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领域攻克80多项核心技术,转化成果62项,带动企业新增产值超200亿元……
https://fj.cri.cn/20250730/e6a712ca-9f69-e14c-5461-f0dbe91cc315.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