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快速发展并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而外资品牌则在努力避免市场份额下滑。此外,中国企业正在扩大出口,成为撼动全球汽车生态系统的关键变量。
据汽车信息调查公司MarkLines统计,在中国市场,本土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逐年大幅上升,从2022年上半年的47.7%上升至2023年同期的53.8%、2024年的61.7%、2025年的68.4%。
相比之下,欧洲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则从2022年上半年的21.5%暴跌至2025年的14.3%,日系品牌则从20.2%暴跌至9.7%。韩系品牌的市场份额仅为1%左右。
中国品牌崛起的背后是快速向电动汽车转型。中国企业迅速扩充电动汽车产品线,并将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以确保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业内分析认为,外资品牌在电动化进程中相对缓慢,而且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新车型的速度也较为迟缓。
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达10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5%。比亚迪2024年出口量达43万辆,今年则计划出口超过80万辆,一年内就将目标提高了86%。
此外,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新生电动汽车品牌纷纷进军欧洲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已达4.7%。此外,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在泰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达到80%,在印尼市场的份额达到60%。
专家建议,鉴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增长,韩国企业也必须确保高性能、高效的技术,并推行本地化战略来应对。他们指出,在中国企业仍然依赖海外供应商的关键领域,例如汽车半导体、电池管理系统、轻量化材料和汽车软件,确保技术优势尤为重要。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完全从内燃机汽车转向电动汽车,在整车领域追赶本土品牌并非易事。我们需要基于我们先进的技术能力,战略性地瞄准零部件和技术领域。”
https://www.163.com/dy/article/K9KH5R5O0553TF8W.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