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上海首席风险官研讨会成功举办,高顿助力金融人才新发展

2025年6月28日,由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主办、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学术支持、高顿教育协办的第七届首席风险官交流研讨会在上海圆满落幕。本届会议以“金融风险管理与新兴工业化”为主题,吸引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及学术界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金融体系如何赋能国家战略转型。与会专家形成共识:金融风险管理是新型工业化的支持,需以创新驱动化解风险,以技术赋能筑牢底线,以人才升级应对未来挑战。

一、战略引领:领导致辞锚定风控核心价值

会议在权威洞察中拉开序幕。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曹啸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七届论坛演进脉络,强调风险管理对实体经济的支柱作用。“在变化的世界中,风险永恒不变,”曹啸指出,“金融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稳定器,而专业机构与人才的创新实践是化解风险的关键力量。金融创新不是风险的源头,而是破局之道——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让资源精准流向关键领域,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迁。”

图: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曹啸教授

GAR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ich Apostolik从全球视角剖析风控新范式。他系统阐释资本市场支撑新兴工业化的四大支柱:资本通道(连接投融资需求)、技术引擎(AI与实时数据分析)、稳定基石(合规与网络安全)、可持续内核(ESG融合)。针对AI驱动的风险变革,他警示模型“黑箱”、数据偏见、监管滞后等挑战,并呼吁:“全球经济碎片化加剧风险传导,亟需建立跨国协作的治理框架,在创新与稳定间寻求动态平衡。”

图:GAR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ich Apostolik

二、实践探索:三大维度解析风控落地路径

(一)资本市场:打通产业升级“输血管道”

长江证券金挺以科创板改革为例,揭示政策如何引导资本精准灌溉硬科技。数据显示,科创板企业研发强度两年内提升50%,营收复合增长率达80%,证明动态调整上市标准(如研发投入、专利数量)可有效筛选真正创新主体。避险网刘文财博士则聚焦企业应对之道:“利率汇率波动通过抬高资金成本、压制投资预期抑制产业投入。企业需善用衍生工具对冲可量化风险,而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推进将补全避险拼图。”

(二)融资风控:重塑企业信用竞争力

辉牛投资金鹤松提出实体企业融资破局的“四轮驱动”模型:技术显性化(专利资产价值量化)、绿色转型(ESG评级提升授信)、政策协同(抢占专项债窗口)、数据穿透(整合物联网动态指标)。某水泥企业据此优化排放数据披露后,成功突破行业偏见,发债利率降低1.5个百分点。GARP专家Bryan Feierstein补充强调:大数据核心价值在于填补财报信息真空期,但AI模型需嵌入人工监督机制,防范算法偏见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三)AI革命:重构风控技术底座

“AI正重塑金融业运行逻辑,”数字金融分会James Fang指出。商业银行通过数字员工实现智能投顾升级,客户画像精准度提升40%;奇富科技前专家张桐则演示自适应AI模型如何动态预警市场波动,企业利润预测误差控制在10%以内。穆迪前高管Tony Hughes提醒:“生成式AI的‘幻觉’缺陷可能扭曲信用评估,解决方案是构建透明、可验证的决策链条,将AI视为需严格管理的‘新员工’。”

三、未来洞察:圆桌共议人才能力升级

面对技术颠覆,圆桌论坛聚焦风控人才能力重构:

从业者转型(兴业银行曹冠男):提出“工具四阶跃迁”路径——从Excel基础分析到BI可视化,再进阶SQL数据挖掘,最终掌握Python/AI平台实现智能决策。

机构赋能(未可知研究院杜雨):强调“业务倒逼能力升级”:“管理层需明确AI解决什么战略问题;中层要通晓工具边界;基层则深耕特定技术。检验标准唯‘人效提升’。”

教育变革(上财曾旭东):透露高校课程体系正经历重构:“压缩传统金融理论课时,新增Python、算法设计、AI应用等硬核课程,并引入行业专家填补产教鸿沟。”

高顿教育:深化产教融合,锻造风控新力量

高顿教育长期深耕金融人才培养,是上海首席风险官研讨会系列活动的发起单位之一。自18年研讨会首次举办以来,高顿教育携手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将上海首席风险官研讨会逐步建设成为监管、业界、学界的学习交流平台,已汇聚超2,000名金融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基于本次会议倡导的“创新-技术-人才”三角逻辑,针对面对新型工业化对风控人才提出的高阶要求,高顿教育也将持续升级FRM等认证课程体系,融入AI工具实操、场景化风控沙盘等模块,助力行业从业者更好地实现职业转型,从风险应对者进阶为战略护航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筑基固本。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 editor018

https://www.cet.com.cn/wzsy/kjzx/10226187.shtml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