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聚焦激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吹哨人”机制,畅通从业者及关联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渠道,与“全国12315平台”形成联动,推动构建全民参与、全程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据7月7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再添关键一环。这一系统以“内部吹哨人”机制为核心,通过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构建起覆盖食品生产全链条的监督网络,为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监管面临发现难、取证难、追责难的困境。传统监管模式依赖抽检、投诉等外部渠道,有时滞后于问题发生。而食品行业内部从业者作为“第一知情者”,却因顾虑职业安全、利益关联等因素,常陷入“沉默的螺旋”。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的上线,正是要打破这种信息壁垒,将“内部人”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系统通过匿名举报、信息加密、进度追踪等技术设计,为知情人穿上“数字铠甲”,消除其后顾之忧,让监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该系统的技术架构体现了智慧治理的深刻内涵。其一,双轨举报模式兼顾效率与安全,实名举报便于奖励兑现,匿名举报保护隐私,二者互补形成完整监督闭环;其二,全国统一编码分派机制打破地域壁垒,实现线索一网通办,避免监管盲区;其三,实时进度追踪功能赋予举报人知情权,增强公众的信任感。更值得关注的是,系统与“12315平台”联动,形成了“内部举报+外部投诉”的双轮驱动,既挖掘深层隐患又回应民生关切,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督网络。这种技术赋能不仅提升了监管效能,更重塑了政府、企业、公众的互动关系,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的上线只是起点,其效能释放还需配套制度支撑。一方面,须完善奖励机制,明确举报价值与奖励标准的对应关系,避免“重形式轻实质”;另一方面,要强化惩戒力度,对查实的违法行为实施行业禁入、信用降级等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行业自律倡议等方式,逐步改变“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观念,让“守护食品安全就是守护自身饭碗”成为行业共识。当监督从“被迫之举”变为“自觉行动”,食品安全治理才能真正实现从“政府独奏”到“社会合唱”的转变。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良心工程。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的上线,不仅是一次技术工具的迭代,更是一场治理理念的革新。它以“内部吹哨”为支点,撬动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的协同发力,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生动实践。(王琦)
责任编辑:赵英男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