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约摩托车平台在多个城市、县城上线。记者搜索了其中两款叫车软件,均可以在上线的城市、县城使用小程序叫车,价格略低于网约车。有司机告诉记者,因为刚刚上线,订单不是很多,平台会进行安全培训。平台表示,相比于资质问题,他们认为更大的难题在于安全,所以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据《红星新闻》报道)
网约摩托车的出现,是对现有出行方式的有效补充。相较于网约车,摩托车的灵活性更强,能够穿梭于狭窄的街道和小巷,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此外,其运营成本较低,价格更为亲民,尤其适合短途出行或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移动,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在网约车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背景下,网约摩托车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为城市交通服务多元化提供了更多支撑。
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约摩托车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隐患。摩托车作为两轮交通工具,本身稳定性较差,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受伤的风险远高于四轮车辆。此外,部分摩托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超速行驶、违规变道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更为关键的是,当前针对网约摩托车市场,尚缺乏明确的营运资质审批标准和监管细则,致使市场准入门槛低,车辆性能、驾驶员资质参差不齐,乘客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面对网约摩托车这匹“黑马”,安全和监管不能滞后。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其营运资质与监管细则是当务之急。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出台具体政策,规范网约摩托车的运营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车辆标准、驾驶员资格、保险要求等,确保所有上路车辆和人员均符合安全要求。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实施“人防、物防、技防、管理防”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措施,强化对平台、车辆和驾驶员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驾驶员是网约摩托车安全运营的关键,因此,加强驾驶员的资质审核与培训至关重要。网约摩托车平台应建立规范严格的驾驶员选拔机制,对申请者的驾驶技能、交通法规知识、服务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定期组织安全教育与服务技能培训,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质量。同时,鼓励驾驶员参与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以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赢得乘客信任。
网约摩托车平台作为连接乘客与驾驶员的桥梁,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平台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包括车速、行车路线等,确保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同时,平台可以为每辆运营摩托车购置足额保险,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赔付,减轻乘客和驾驶员的经济负担。此外,平台还应加强与政府、社区、媒体等多方的合作,共同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指导乘客规范佩戴头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治理格局。
网约摩托车的兴起,是城市交通服务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共享经济深入发展的产物。面对这一新生业态,我们既要看到其带来的便捷与效率,更要正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措施、提升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努力,确保网约摩托车在安全、有序环境中健康发展。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5/05-08/1706235947.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